CN FR EN
  • 学院概况
  •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 党群工作
  • 菁菁校园
  • 报考我们

共话成长,启航未来——2025届毕业生远航教育暨成长接力站圆满落幕

03.31/2025 166

328日中午,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2025届毕业生远航教育暨成长接力站活动在学院楼205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经验分享与心灵对话为核心,围绕职业发展、人生选择、社会责任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帮助毕业生梳理成长经验,为在校生提供未来发展方向的启发。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中方院长陈彩莲、党委副书记姚雪、副院长钟圣怡出席。活动由姚雪主持。

 

 

活动伊始,主持人通过抽签问答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毕业生与本科生分享各自对未来的思考。

 

在新大楼建设的讨论环节,主持人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提出对新教学楼的设想。同学们纷纷建议增设更多的自习空间、文化休闲场所,如咖啡厅、健身房及小型讨论室,以满足不同学习和生活需求。此外,针对线上面试和自主学习的需求,有同学提议增加更多隔音私密空间。对此,陈彩莲表示高度认可,并强调学院的教学环境不仅应当关注知识传授,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跨学科交流能力。她鼓励同学们继续提出想法,学院将认真评估并在新大楼建设中融入这些创意。

 

针对低年级学生在大学适应期的困惑,现场同学提出《巴院大学生生存手册》的建议涵盖双学位选择、导师寻找、科研规划等核心内容。一些研究生分享了双学位带来的挑战,如科研与学业的双重压力,并建议低年级同学尽早与导师建立联系,积累科研经验。陈彩莲对此表示认可,并鼓励本科生通过课程选择和实习经历探索自身发展路径,同时利用学院创新中心的资源,提升科研能力。

 

活动进入未来展望环节,同学们围绕国际化、科技发展及人文素养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国际化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巴院在跨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有同学建议,学院可以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范围,不仅限于工科,还可涉足金融、社科等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全球学习机会,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家国情怀与人文素养

另一位同学谈到,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伦理问题亟待关注。学院可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培养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和弱势群体的关怀,使他们在全球背景下思考科技应用的社会影响。

AI发展与科研投入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同学建议学院加大对AI研究的投入,特别是算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更深入的技术研究。对此,陈彩莲回应称,学校已获得国家资金支持,将引入更强的科研设备,并推动资源共享,以提高利用率。

AI技术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AI应用讨论中,学长们分享了AI在量化交易、光交换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一些同学认为,尽管AI在数据处理方面表现优异,但最终决策仍需依赖人的判断和经验。关于AI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现场同学各抒己见:一位交易员同学表示,AI可在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上提供帮助,但市场决策仍需依赖人类的直觉与判断另一位同学认为,在创意产业和教育领域,AI难以取代人类的情感交流与创新能力。

钟圣怡对此总结道:“AI可以提高效率,但真正的创新与批判性思维仍是人类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她鼓励同学们培养跨学科知识和创造力,在AI浪潮中掌握主动权,推动科技向善。

 

活动尾声,陈彩莲向全体毕业生和在校生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并强调学院将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深化国际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她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保持探索精神,不断拓宽视野,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远航教育暨成长接力站活动在热烈的讨论与真挚的交流中圆满结束。巴院学子们不仅分享了成长的喜悦,也在思想碰撞中汲取了前行的动力。他们将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勇敢逐梦,续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