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由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举办的学森挑战计划 “数理综合实践营” 和登峰计划 “中法数字孪生线下研学营” 于近日圆满落幕。
本次夏令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150名优秀高中生参加。在7月13日至18日的一周时间里,营员们通过一系列丰富的课程与活动,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与难忘的回忆。


01
序章·启航青春的旋律
——入营报到,开启筑梦之旅
7月13日至14日,营员们陆续抵达交大校园,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踏上这段探索之旅。在报到现场,助教们热情协助,发放营服与礼包,营员间逐渐熟络。


开营仪式上,校方与学院代表分别致辞,鼓励同学们珍惜机会,勇敢探索,开启一段成长之旅。随后的团队破冰游戏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欢声笑语中,友谊的种子悄然发芽,也为这场青春协奏曲奏响了第一章。

龚禾林副教授主持登峰营开营仪式并致辞

学院招生主管钟慧美老师介绍学院情况

巴院大一学姐郭欣悦分享在交大的学习生活


SUMMER

02
承韵·点亮科技的火花
——在探索与实践中成长
1
学森夏令营
学森营精心设计了内容丰富的工程实践课程,点燃同学们对科技的热爱。
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施奇伟副教授讲授空气动力学,揭示飞行器背后的科学秘密;吉宏俊副教授带领同学们进入微分方程的世界;邱思琦副教授带来Python编程入门课程,让同学们体验动手编程的乐趣。

2
登峰夏令营
在登峰计划夏令营上,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龚禾林副教授引导学员深入了解 “华龙一号” 及数字孪生模型任务的要求,揭开了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前沿;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强胜龙主任分享了核能工业软件与数字孪生的专题报告,让同学们触摸到核能行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肖敦辉教授详细介绍了AI基本原理,为同学们搭建起人工智能知识的基础框架;法国国立路桥学院程思博初级教授通过在线讲座,展示机器学习与数据同化在空气质量监测、地球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激发无限想象。
03
转调:读懂世界的语言
——在跨文化碰撞中成长
跨文化素养是未来人才的核心能力。为培养营员们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夏令营精心设置了语言与文化课程,让同学们在不同文化语境中探索与成长。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杜燕副教授带来“法语快闪”课程。课堂上,大家在朗朗上口的法语发音练习中感受语言韵律,通过常用词汇的情景对话掌握基础表达,更在杜老师对法国艺术、美食、节日等文化元素的精彩解读中,领略法兰西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邓一恒教授以 “成为跨文化中间人” 为题,开设了一场深刻而有趣的跨文化沟通工作坊。
邓老师借助贴近生活的案例,将抽象的跨文化沟通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智慧,让学员们快速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沟通的核心逻辑。在分组讨论环节,她引导大家自主选择价值观并为其代言,在激烈的观点交锋与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中,学员们逐渐学会跳出固有思维框架,站在他人视角理解不同观点背后的文化根源,深刻领悟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的文化相处之道。



04
合声·理性与美的交响
——让科技与人文同频共振
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施雯老师为营员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法国文化课程。她从法国绘画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引导同学们从艺术、历史与科技的多维视角,对印象派大师的作品进行深入赏析。透过画布上的光影流转,学员们逐渐领悟到:印象派对光线的捕捉,与科学领域对光学原理的探索遥相呼应,艺术感知与科学认知在此交汇,展现出跨学科融合的独特魅力。
带着这份理解,学员们走进浦东美术馆,打卡“巴黎奥赛博物馆珍品展”。大家分组赏析展品,从思想、情感、文化等维度与画作 “对话”,更迸发诸多深刻思考:“用 AI 修复濒危艺术品需保留历史痕迹以尊重人文记忆”、“机器人研发应注入情感交互设计以契合人类社交需求”等。
05
续章:勾勒未来的音符
——走进前沿实验室
为帮助营员明晰专业方向、触摸科技前沿,学院特地组织了前沿实验室与企业参访。
1
前沿实验室
在智能无线网络与协同控制实验室,感知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景龙助理研究员详解智能互联装备及工业应用,通过实时数据与精密仪器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工业物联网的推动力。

2
学生创新中心
在学生创新中心,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校友冯毓钦老师带领营员们参观了冷春涛机器人工作室、工程训练中心和航模队无人机项目。历届学生的创新作品与真实的实操场景交相辉映,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兴趣与实践热情。

3
元知机器人研究院
在元知机器人研究院,巴院院友、上海交通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喻涛与巴院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王文骁分享了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展示了医疗、巡检等机器人技术。营员们频频提问,了解机器人的行业前景。


4
华为云HCSD校园公开课
在华为云HCSD校园公开课上,刘雪冬经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讲解了华为云的发展历程及“统一开发者生态”项目,详解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这场科技探索之旅,不仅帮助同学们了解专业定位,也激发了他们追逐科技梦想的信心。

学员参观李政道图书馆
06
尾声:余韵悠长
——满载收获,迈向新程
7月19日,夏令营正式结营。施奇伟副教授、吉宏俊副教授、施雯老师作为代表,为学森营优秀营员与团队颁发荣誉证书,并寄语同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上海交大附中张师同作为“学森挑战营”代表在学校结营仪式上发言。他表示六天里与营员们结下深厚友谊,收获丰富知识。他希望未来能与伙伴们、老师们再聚交大,一同奔赴科技前沿,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与未知的可能。

教育学院副院长、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江丰光教授、巴院龚禾林副教授为登峰营作总结。他们围绕高校探究性思维培育、新时代创新拔尖人才成长路径展开分享,鼓励同学们胸怀家国、锚定国家战略需求,扎根专业学习,在追求学业的道路上实现理想与使命的同频共振。

- END-
这个夏天,在上海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有科学的探索、文化的交融、思想的碰撞,也有青春的欢笑。短短六日,谱写出属于每一位营员的热烈青春诗篇。
期待不久的将来,在交大校园再次相见,用更加坚定的步伐,续写属于你们的璀璨新篇!
来源|宣传与招生办
文图|钟慧美、辛欣
排版|谭笑
责编|周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