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9日下午,一场“干货盛宴”——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2025级本科生入学教育在文博楼会议中心报告厅成功举办。
中方院长陈彩莲、副院长兼信息工程协调人陆佳亮、副院长兼机械工程专业协调人钟圣怡、学创中心主任兼能源与动力专业协调人魏光华,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赵敬雯,学工办主任吕江英、教务办主任李军艳、团委书记刘菁等以及全体本科新生参加。本次活动由党委副书记姚雪主持。

01
蓝图描绘

活动伊始,陈彩莲首先以高屋建瓴的视角为新生描绘了未来6.5年的广阔蓝图。她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持续突破,推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不断迈向新高度。她强调,作为新时代的卓工学子,唯有立足时代潮流、胸怀世界未来,才能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担当使命。
她强调,在巴院没有“夕阳”专业,只有“朝阳”思维,每一个深耕的领域,只要与时代需求结合,与扎实基础结合,与创新能力结合,都能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她勉励新生在巴院的学习历程中锻造三方面关键能力:一是打牢数理基础,培养创新的底气与实力;二是树立交叉学科与系统思维,应对复杂工程挑战;三是提升人文素养与全球胜任力,在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中展现中国青年的智慧与担当。
02
专业介绍
在“专业介绍”环节,三位专业协调人从专业建设规划者与引领者的视角,结合行业前沿与校友案例,深入解读了学院开设的三个工科专业,为新生勾勒专业图景、明晰发展方向。

陆佳亮聚焦电子信息类专业,生动阐述其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前沿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强调数理基础是深耕该领域的核心支撑,勉励新生扎实筑牢知识根基,积极投身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实践浪潮,在技术突破中实现价值。

钟圣怡从“大机械”的视角出发,紧扣 “智能制造”、“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先进材料” 的产业发展趋势,阐释了“大机械”在高端制造、重大装备研发等领域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指出机械工程是工业强国战略的重要根基,让新生深刻认识到专业的战略价值。

魏光华结合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强调能源领域的变革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鼓励同学们将专业学习与全球共同命题相连,以专业力量助力 “双碳” 目标达成,践行社会责任。
03
多维支持
学院致力于提供多维服务,为同学们的成长护航。在“成长与学业指导”环节,相关负责人围绕校园生活、学业安排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环境。

吕江英以 “防懵圈生存指南” 开场,向同学们介绍了高中与大学六大差异,并提供 “防崩代码” 与解压方式。同时,介绍了学院提供的丰富学生工作平台、就业引导、心理支持等。

李军艳则从 “培养计划、学业规定、AI 资源、管理团队” 四大维度,为新生解读了培养计划与学业管理规定,搭建清晰的学业发展框架。
04
心灵护航
为助力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增强心理韧性,学院特别邀请赵敬雯博士带来《循心之所向,勇赴人生新章》专题讲座,聚焦大学适应期的心理困惑与应对策略。
她指出,新生从高中迈入大学,面临学业、生活自理等七大核心压力,通过 “人生重大事件中的生活变化单位” 表格,量化 “入学或离校”、“居住地变化”等事件对心理的影响,让新生直观了解升学过渡期的挑战。
针对 “如何找到大学节奏”,她给出使用“2-3-5” 微启动法则,从而减少内耗,实现主动学习;通过“非暴力沟通”构建多维社会支持网络;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等解决方案。

本次入学教育让新生对巴院的专业方向、学业体系、成长路径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为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勾勒了更加清晰的轮廓。愿同学们心有所向、步履不停,在上海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书写出独一无二的青春篇章!
来源|学工办
文图|周向雨、尹艺荷
排版|李颖琳
责编|周向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