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7日中午,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举办“互鉴”系列第4期圆桌讨论会,主题为“实体人工智能:从现实世界感知到决策及教育之挑战”。
本期“互鉴”邀请到法国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ENSTA)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U2IS Lab)主任François GOULETTE教授、ENSTA教授Philippe XU,以及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Guillaume SALHA GALVAN,共同围绕人工智能的前沿发展与工程教育的创新路径展开深入交流。法方院长Zied MOUMNI、副院长陆佳亮、物理与化学组协调人David Delbarre以及多位教师参加。


陆佳亮主持本次活动。他介绍了实体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前景,引出了本次讨论会的主题,并表示希望通过中法学术观点的碰撞,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François GOULETTE教授详细阐述了3D感知与映射技术如何将虚拟世界中的AI能力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精准操作。他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3D感知在机器人导航、自动驾驶车辆环境感知等方面的应用,强调了高精度地图和实时环境建模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指出了数据融合与处理在复杂环境中的挑战,如动态障碍物检测、光照变化等,并分享了所在实验室对这些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Philippe XU教授介绍了AI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包括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路径规划等方面的应用。他强调了教育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AI人才中的关键作用,并分享了ENSTA在自动驾驶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如项目式学习、校企合作等模式。此外,他还讨论了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的伦理、法律和社会接受度等挑战。

Guillaume SALHA GALVAN副教授则深入探讨了AI、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协同作用。他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提升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和决策能力,特别是在复杂路况下的表现。同时,他强调了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要结合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从而培养具备全面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未来AI人才。
在交流环节,参会听众提出了诸多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问题。例如,如何有效解决数据融合与处理的难题以确保系统高效决策;如何设计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人工智能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如何提升AI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感知可靠性和决策安全性等。专家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解答,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建议。

此次活动为参会者搭建了中法专家深入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中法两国专家学者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领域的经验互鉴。与会嘉宾表示,未来希望依托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平台,在AI领域持续深化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AI人才贡献力量。
SPEIT“互鉴”系列交流会
为构建国际化、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促进前沿思想碰撞与创新文化融合,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依托中法合作办学和丰富的外籍教师资源,于2025年倾力打造学术对话品牌——“互鉴”系列交流会。该活动不定期邀请海内外顶尖学者与行业领袖,以主旨分享与圆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围绕科技创新前沿、教育教学改革与中西方文化交融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激发科研灵感,启迪教学思路,探索人类共同面临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
往期阅读
来源 | 合发办
文图 | 张研提供
责编 | 周向雨